首页 资讯 正文

池州学院:把美育实践做在地方文旅产业里

体育正文 287 0

池州学院:把美育实践做在地方文旅产业里

池州学院:把美育实践做在地方文旅产业里

中国教育报讯(记者 方梦宇)近日,在(zài)池州学院(xuéyuàn)的“漆艺文创工坊”里,大三学生叶嘉美正专注于一幅漆画创作。指导她的不仅有专业教师,还有安徽省漆画非遗传承人——范(fàn)福安(fúān)。除此之外,她的作品草图,即将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转化为文创产品。 在池州(chízhōu)学院,这间小小的教室(jiàoshì)不仅是工作室,还能“一键转换”为艺术(yìshù)俱乐部(jùlèbù)课堂、社团活动基地、艺术工坊等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面对美育资源分散、实践不足的痛点,池州学院创新推出“七维一体”艺术俱乐部制改革,以“一间教室、七维功能”为突破口,打造集“艺术俱乐部、专业工作室、艺术工坊、社团实践基地、非遗大师(dàshī)工作室、校企(校地)合作基地、中小学美育基地”于一体的育人新生态。 漆画大师范福安的工作室既是技艺传承(chuánchéng)地,也(yě)是学生设计课的实践场。学生创作的傩戏面具文创产品,直接摆进校企合作的景区商店。学院依托非遗大师工作室为(wèi)非遗项目注入了持久的青春活力(qīngchūnhuólì),也为漆艺、东至花灯舞的创新发展拓宽了思路。 近日,池州学院(xuéyuàn)与安徽省蹊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池州傩仙镇景区、贵池区文旅局等共同合作开发池州非遗文创产品(chǎnpǐn),推出“傩韵祈福”系列旅游纪念品,推动(tuīdòng)成果转化。并开设非遗工坊,将池州傩戏面具制作(zhìzuò)、青阳腔唱法等非遗技艺纳入实践环节,促使学生积极参与。学生设计的(de)青阳腔主题茶具、傩戏书签,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(quánguó)20余省市。 “美育不是飘在天上的云,而是扎根大地的树。”学院副院长路广宏表示,池州(chízhōu)学院近年来充分挖掘池州傩戏、青阳农民画、徽州“三雕”等(děng)地方非遗资源,培养传承人才,促进活态(huótài)保护,赋能文旅(wénlǚ)产业,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,设计文旅形象,助力地方文旅品牌建设,如九华山、杏花村(xìnghuācūn)等,以此(yǐcǐ)培育文化认同,以美育浸润学生与社区,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。
池州学院:把美育实践做在地方文旅产业里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